
刘福垣教授:
现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博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专著:《工农业收入差异》
《农村改革的新方略》
《新发展观宣言》
主要学术报告:刘福垣:为收入分配下剂猛药
刘福垣:房价畸高根子在产业政策不合理
刘福垣:处理好现钱和本钱的关系
刘福垣:建立符合国情的住宅流通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刘福垣:地方政府有企业化倾向
刘福垣:中国经济“热得还不够”
刘福垣: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研究经历:
199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0年11月-1992年10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
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2年8月-11月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企业改革、区域经济
学术专著:
《西北开发报告》(合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合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市场化与宏观稳定》(合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1年卷》(合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2年卷》(合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华 民(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社会工作与兼职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上海市"十•五规划"专家委员会顾问 上海市国际友人协会副会长
中共上海市党校兼职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企业家资质评审委员会专家
主要工作经历
1990年8月-2000年9月 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工作,任系主任。
2000年10月-今 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任所长。
国外访问与进修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前往日本关西大学作访问学者半年。
2000年1月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中、美、日三国共同召开的伯克莱圆桌会议。
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研究员、博士、博导、《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

学术简历:
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2年5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1990年1月至1991年1月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产业经济;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形成了一整套与时俱进的观点、思想和思想体系。
主要获奖情况:
(1)《中国工业经济》(社长、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2月。
(2)《中国工业经济》(社长、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期刊奖一等奖,2002年10月。
刘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研究员、博士、博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博士后,中国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唯一一名的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研究会(柏林)常务理事,兼任中国企业形象策划委员会企业文化中心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咨询部部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欧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研究中心(赫尔辛基)副主任、中美企业形象及经济伦理交融中心(芝加哥)常务理事。
2000年柏林国际企业文化年会上获实施企业文化工程特等奖。
2001年7月参加柏林国际企业文化年会。
2002年5月参加赫尔辛基国际企业文化年会。
2002年9月参加斯德哥尔摩国际企业文化论坛。
2003年1月参加华沙国际企业文化年会。
王成荣(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博士)

现任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开设企业管理学、企业文化、名牌战略等课程。兼任同仁堂集团、东安集团、北辰集团、全聚德集团等大型企业顾问。
主要著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教程》(VCD)
主要业绩:企业文化: 企业如何利用有形的资金、技术、产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的优势,是人们熟知的企业经营战略问题。而企业如何制定形象战略,利用"企业文化"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去占领市场则是容易被很多企业领导者忽略的问题。有些人将企业文化简单等同于公关宣传、社会活动、CI、广告等。但是,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观念,是企业的生命源泉,确立了企业文化深层内涵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孟凡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

职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职称:教授
1984年开始专心致力于企业文化研究。现在承担的主要任务:研究、授课、报告、咨询、论证、设计。
主要业绩:1、曾为以下单位(部分)做过报告、讲座:中央企业工委(国资委)、中宣部政研会、北京大学等。
2、曾为以下单位部分做过企业文化策划、设计、论证、咨询:北京联想集团、北京同仁堂集团、中国农业银行 。
符国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主讲课程:市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业学;市场营销研究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
学 历:1999.9 英国Aston大学管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1999.5- 武汉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5-1999.5 武汉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其间多次赴英国Loughborough大学商学院和Aston大学商学院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
主持的研究项目:1、中国和欧盟的市场准入问题研究棗一种侧重于原产国形象的分析思路(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已于1998年结题)
2、企业管理中的商标与商誉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于1997年结题)
获奖情况: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1998年)
王利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工作经历: 2000-2003: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
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理事
全国商业企业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企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主持和参加的部分企业委托项目:
1.《北京朝阳副食总公司连锁经营发展战略与CIS理念策划》
2.《国家体委中体产业连锁经营项目调查与策划》
3.《北京万方商城开业咨询策划》
4.《北京当代商城客流及居民消费调查》
5.《北京通华实业总公司发展规划》
6.《宁波城煌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7.《青岛利群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韩庆祥(著名营销专家、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新拓北斗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创始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著名教授。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西安交通大学EMBA等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的特聘教授、原国家经贸委千户重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班《市场营销》课程主讲。多次应泰国中央语言学院之邀担纲MBA教学。
韩庆祥教授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营销公共关系》、《营销实务与企业文化》、《教你做生意》、《市场营销学》等专题讲座,应邀到过200多个城市授课。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建材、中国五矿、中国邮政、中远集团、中国石油、电力集团、松下集团等2000多家企业作培训、咨询工作,受到全国企业家们的欢迎和好评,在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现任华夏基石智业集团董事长,我国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留学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中国可思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在中国企业界享有较高的声望。
培训专长:
企业绩效管理的全面整合与管理
传统企业向高技术企业战略转型的问题与策略
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模式探索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系统整合与管理
企业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优势
杨承训(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博导)
杨承训研究员是河南省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承担了6项国家社科规划课题,5项为重点项目,均高质量地完成。《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得到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刘国光的高度评价。
李颖生(《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有媒体这样评价:李颖生的最大贡献是参与创办了《销售与市场》杂志,为这本杂志的总编辑。而《销售与市场》曾一度被誉为是“中国营销人的孵化器”“伴随中国营销人成长的黄埔军校”。
《销售与市场》的最大成功是看准了当时国内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市场形势也因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开始将营销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当时企业最核心的一个任务。
董广安(河南省人大常委、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四届广告协会顾问、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富强(著名书法家、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